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前排中)、佛像押花藝術家陳毓姍(前排右5)與展出藝術家及貴賓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佛像押花藝術家陳毓姍(左)舉《花開花落間悟道.菩薩清涼月》為例,說明轉換貼花的角度,就能呈現千變萬化的菩薩法相。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佛光山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展出藝術家陳毓姍老師(左)為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導覽義工解說押花藝術作品使用的媒材與技法。
 人間社記者許成旭攝
圖說:「覺之問答」主持人黃烜熲(右)緊握展出藝術家陳毓姍母親的手,引導陳媽媽回答「佛如『光』,能圓熟眾生。」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佛像押花藝術家陳毓姍展出「八相成道」系列作品。上圖左起:降兜率、入胎、出生、出家。下圖左起: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禮讚諸佛.慶祝2022國定佛誕節特展–陳毓姍押花師生聯展」,現場展出押花藝術作品。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
圖說:圖左:展出藝術家佛光山松山寺監寺滿化法師(上)、鄭淑貞(下)與展出押花作品合影。圖中:巫家捏麵館負責人梁秀蓁致贈捏麵鮮花道賀新書出版,作者陳毓姍回贈《花開花落間悟道》一書。圖右:彰化社區大學師生演奏組曲,揭開活動序幕。 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花開花落間悟道 彰化館慶佛誕
2022-05-03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4月30日舉辦「禮讚諸佛.慶祝2022國定佛誕節特展–陳毓姍押花師生聯展開展暨《花開花落間悟道》新書分享會」,佛光山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藝術家黃媽慶、洪文黎、梁秀蓁與陳毓姍老師親友及國際佛光會三重一分會與三和一分會會長、福山寺佛光人等百餘位諸上善人海會雲集、親臨祝賀。
彰化社區大學口琴班張家盛、李照民雙師與學員吹奏〈佛光山之歌〉,二胡進階班學員楊炘育、鄭廷芳演奏〈北風〉,揭開序幕。「覺之問答」主持人黃烜熲提出「佛教名相」、「佛陀行化」等相關問題,請與會大眾回答,透過一問一答帶動現場熱絡氣氛,且於幽默問答中,使大眾從中了解佛陀降誕世間所開示的覺悟之法與成佛之道。
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表示,與陳毓姍結緣於2019年,其作品於佛光山永和學舍展出,押花藝術創作令觀者驚艷不已,實踐了星雲大師「藝術弘法」理念;適逢「佛誕節」前夕,欣喜陳毓姍應邀於彰化館師生聯展,透過「八相成道」、「花開見佛」等系列作品,緬懷佛德、感念佛恩,開啟觀者自心本具的佛性,廣行三好、四給、六波羅蜜等菩薩善行。展期至6月19日止,歡迎大眾闔府蒞館欣賞。
陳毓姍是首位以押花媒材創作佛教藝術者,不僅開班授課,且連續多年參加美、英、日、韓等國際押花藝術競賽,屢獲甚高榮譽與評價,奠定在押花藝術界的地位。香海文化邀請陳毓姍將十幾年來創作押花藝術的過程與心情,集結出版《花開花落間悟道》一書,堪稱藝術收藏典籍,深值愛好藝術者端詳創作技法與媒材運用的特有藝術風格。
妙蘊法師敘述出版緣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場來賓都是首位《花開花落間悟道》見聞者,自己為了對出書主題有初淺的認識,上了陳毓姍的兩堂課,見識運用乾樹皮及枯腐花草等素材,創作「化腐朽為神奇」的押花藝術。
經典教示草木有情,草木也會腐朽敗壞,緣覺者見花開花落而悟道,花開花落也只是緣覺菩薩作觀的因緣,那花落之後呢?常人云「花開見佛」,陳毓姍以巧手慧心、耐心毅力,讓落花成了「佛」,願讀者大眾在「花開花落間悟道」。
如宗法師致詞,恭賀三重禪淨中心押花老師陳毓姍出版《花開花落間悟道》,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彰化館「禮讚諸佛」聯展,深感與有榮焉。感佩陳毓姍在花草最美的終點,以押花藝術延續其生命,看似簡單的作品,卻富含生命哲理與佛法真義,接引更多人走入道場、薰習佛法。
「花之覺悟–新書分享」主持人黃烜熲引言「投入佛像押花藝術最大的收獲」等問題,陳毓姍闡述學習、創作、參賽、教學「佛像押花藝術」及著作《花開花落間悟道》理念、「領悟佛法真理」歷程。
陳毓姍指出,自己很喜歡學習,舉凡與藝術有關的書法、國畫、花鳥都涉獵,加上有廣告設計基礎,第一次看到押花展便引發動機,15年來精進學習,更感謝家人支持。學生當中很多都無美術繪畫基礎,但只要有學習動機,便會毫無保留地教導對方善用一花一葉、一草一木。
陳毓姍舉新作「菩薩清涼月」為例,轉換貼花的角度,就能呈現千變萬化的菩薩法相;一次次偶然間湧現的創作領悟,每次都讓自己覺得很感動。利用手機照相,修改細部紋路,創作期間抱持凡事無所求的心態,經常創作到清晨,沒有堅定的毅力是無法持續以赴;當完成作品時會功德回向,因為押花藝術作品參賽,走遍世界廣結善緣,感謝佛菩薩的加被,引導自己用藝術弘揚佛法。
展出藝術家陳毓姍及學生滿化法師、林明珠、潘艷琴、洪美珍、鄭淑貞、吳月美、周蕾、何瑞玉,為來賓導覽66幅押花藝術作品。佛光山松山寺監寺滿化法師解說創作「衣供養」押花作品,以橡樹心為背景,菊花、樹皮做法衣,茄子皮做花瓶,蕾絲花做成窗外遠景及花朵,另有太陽花、銀葛葉、滿天心、繡球花、烏蕨、香蕉皮等媒材;學習押花藝術創作,從中體會花開花謝總無常,領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總修。
鄭淑貞解說創作「十供養」押花作品,以眾多牡丹花做成菊花;紅色玫瑰花瓣拼貼成蘋果,光亮點為染色腐植葉;綠色繡球花染成深淺不一的綠,亮光為雪華草花瓣;媒材另有蝶豆花、茄子皮、水仙百合、風傳葛、橡樹心;學習押花能訓練禪定、專注力,用美的藝術改善心情,也讓觀賞者有深刻的美好記憶。周蕾表示,感謝老師耐心指導技法,願以花供佛、花開見佛。
                    
                    
                    
                彰化社區大學口琴班張家盛、李照民雙師與學員吹奏〈佛光山之歌〉,二胡進階班學員楊炘育、鄭廷芳演奏〈北風〉,揭開序幕。「覺之問答」主持人黃烜熲提出「佛教名相」、「佛陀行化」等相關問題,請與會大眾回答,透過一問一答帶動現場熱絡氣氛,且於幽默問答中,使大眾從中了解佛陀降誕世間所開示的覺悟之法與成佛之道。
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表示,與陳毓姍結緣於2019年,其作品於佛光山永和學舍展出,押花藝術創作令觀者驚艷不已,實踐了星雲大師「藝術弘法」理念;適逢「佛誕節」前夕,欣喜陳毓姍應邀於彰化館師生聯展,透過「八相成道」、「花開見佛」等系列作品,緬懷佛德、感念佛恩,開啟觀者自心本具的佛性,廣行三好、四給、六波羅蜜等菩薩善行。展期至6月19日止,歡迎大眾闔府蒞館欣賞。
陳毓姍是首位以押花媒材創作佛教藝術者,不僅開班授課,且連續多年參加美、英、日、韓等國際押花藝術競賽,屢獲甚高榮譽與評價,奠定在押花藝術界的地位。香海文化邀請陳毓姍將十幾年來創作押花藝術的過程與心情,集結出版《花開花落間悟道》一書,堪稱藝術收藏典籍,深值愛好藝術者端詳創作技法與媒材運用的特有藝術風格。
妙蘊法師敘述出版緣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場來賓都是首位《花開花落間悟道》見聞者,自己為了對出書主題有初淺的認識,上了陳毓姍的兩堂課,見識運用乾樹皮及枯腐花草等素材,創作「化腐朽為神奇」的押花藝術。
經典教示草木有情,草木也會腐朽敗壞,緣覺者見花開花落而悟道,花開花落也只是緣覺菩薩作觀的因緣,那花落之後呢?常人云「花開見佛」,陳毓姍以巧手慧心、耐心毅力,讓落花成了「佛」,願讀者大眾在「花開花落間悟道」。
如宗法師致詞,恭賀三重禪淨中心押花老師陳毓姍出版《花開花落間悟道》,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彰化館「禮讚諸佛」聯展,深感與有榮焉。感佩陳毓姍在花草最美的終點,以押花藝術延續其生命,看似簡單的作品,卻富含生命哲理與佛法真義,接引更多人走入道場、薰習佛法。
「花之覺悟–新書分享」主持人黃烜熲引言「投入佛像押花藝術最大的收獲」等問題,陳毓姍闡述學習、創作、參賽、教學「佛像押花藝術」及著作《花開花落間悟道》理念、「領悟佛法真理」歷程。
陳毓姍指出,自己很喜歡學習,舉凡與藝術有關的書法、國畫、花鳥都涉獵,加上有廣告設計基礎,第一次看到押花展便引發動機,15年來精進學習,更感謝家人支持。學生當中很多都無美術繪畫基礎,但只要有學習動機,便會毫無保留地教導對方善用一花一葉、一草一木。
陳毓姍舉新作「菩薩清涼月」為例,轉換貼花的角度,就能呈現千變萬化的菩薩法相;一次次偶然間湧現的創作領悟,每次都讓自己覺得很感動。利用手機照相,修改細部紋路,創作期間抱持凡事無所求的心態,經常創作到清晨,沒有堅定的毅力是無法持續以赴;當完成作品時會功德回向,因為押花藝術作品參賽,走遍世界廣結善緣,感謝佛菩薩的加被,引導自己用藝術弘揚佛法。
展出藝術家陳毓姍及學生滿化法師、林明珠、潘艷琴、洪美珍、鄭淑貞、吳月美、周蕾、何瑞玉,為來賓導覽66幅押花藝術作品。佛光山松山寺監寺滿化法師解說創作「衣供養」押花作品,以橡樹心為背景,菊花、樹皮做法衣,茄子皮做花瓶,蕾絲花做成窗外遠景及花朵,另有太陽花、銀葛葉、滿天心、繡球花、烏蕨、香蕉皮等媒材;學習押花藝術創作,從中體會花開花謝總無常,領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總修。
鄭淑貞解說創作「十供養」押花作品,以眾多牡丹花做成菊花;紅色玫瑰花瓣拼貼成蘋果,光亮點為染色腐植葉;綠色繡球花染成深淺不一的綠,亮光為雪華草花瓣;媒材另有蝶豆花、茄子皮、水仙百合、風傳葛、橡樹心;學習押花能訓練禪定、專注力,用美的藝術改善心情,也讓觀賞者有深刻的美好記憶。周蕾表示,感謝老師耐心指導技法,願以花供佛、花開見佛。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2
2025-11-04人間LIFE福山TALK 慧傳法師暢談佛法生活
2025-11-03〔寶島采風〕雨夜花翠影婆娑 綠顏如詩映清波
2025-11-03日中文化藝術季in萬福寺 大阪佛光合唱團演出交流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信仰傳承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600位佛子安頓身心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共植法緣
2025-11-03把握殊勝因緣 從皈依佛法到受持五戒
2025-11-03惠中寺三皈五戒典禮 誓願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5-11-03極樂寺護國祈安修持 百萬大悲咒共祈國泰民安
2025-11-03
                    相
                    關
                    消
                    息
                
             
                   
 
 






